从圣堂庙会到民俗文化节——当代上海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

发布者:张靓发布时间:2023-08-31浏览次数:88


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群韬博士发表的论文《从圣堂庙会到民俗文化节——当代上海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上海文化》,2022年第10期),关注于上海都市中的民俗文化,探索如何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有所发展与创新,以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价值。

民俗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作为上海民俗文化的重要形式,传统庙会(又称“香汛”“庙市”“节场”等)通常是依托庙宇及其周围空间、定期举行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今,不少传统庙会节庆在经过历史时期的中断之后又得以恢复,并呈现出一种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内在重构特征。如何在当代上海都市社会环境中实现这类民俗文化的综合保护与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文化功能与现实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恢复举办的上海浦东三林镇圣堂庙会及由此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是当代上海都市节庆文化空间重构的典型案例。从圣堂庙会到民俗文化节拓展、重构的都市节庆文化空间能够适应现代化都市社区文化生活特点和民众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有效拓宽了传统庙会及相关民俗文化元素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发展空间。具体而言,在发掘庙会节庆传统、相关古镇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圣堂庙会暨“上海民俗文化节”重构了一种综合性的都市节庆文化空间,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文化要素的多元整合与联动发展。并且,这种综合性的都市节庆文化空间充分激发广大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与传承动力,对于“上海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研究也发现地方政府尤其是相关文化部门在这种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方面充分整合各种社会文化资源,为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重构尤其是主体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且克服一些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流散化和边缘化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直接变更了传统庙会节庆的组织方式、存在形态等基础性要素,亦使得拓展、重构之后的民俗文化节对于传统庙会核心要素的承续和阐扬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在当代都市节庆文化空间的持续重构进程中兼顾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进而实现其综合效益和价值的最优化,是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论文刊载信息:《上海文化》2022年第10期,202210月,76—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