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上海市宗教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101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市宗教学会秘书长葛壮研究员主持,分为三部分内容:1)首先,葛壮秘书长做年度工作回顾总结;随后,我会六位资深会员围绕“宗教与上海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做了兼顾学术与实践性的探讨发言;最后,学会会长晏可佳研究员就本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做总结发言。
在对学会2009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中,葛壮秘书长指出,本年度上海市宗教学会共举行学术交流活动暨报告会三次,内部信息交流两次,内容涉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清真寺文化”,“外来宗教与文化交流”,“二十世纪中国信仰的变迁与重建”,“本市部分地区基督教发展现状的调查”等等,参与者既有本市各高校的著名教授学者,也有政府及宗教界人士;宗教学会理事会会议增补邵雍、刘元春、唐忠毛、郭长刚四人为理事、上海大学陶飞亚教授为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年底,学会成功在上海大学召开了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此外,本年度,部分会员参加了西部国情调研活动,部分会员则参与由晏可佳会长主编的《中国宗教和宗教学》的撰写。对于学会2010年的工作安排,葛壮秘书长表示,仍会积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会,青年论坛,以及社联主办的“学术活动月”,还将计划出版“2009宗教问题探索文集”,并欢迎各位会员踊跃投稿。
本届年会的中心主题是“宗教与上海城市建设”,共有六位学者从不同方面发言。(1)上海市宗教学会前会长刘健老先生谈到“天主教与上海城市建设”的关系时,指出上海城市历史七百余年,天主教入上海四百余年,尽管天主教入沪初期,依靠不平等条约保护有了很大发展,但教会的确也大力发展了上海的教育事业,医疗事业,办慈善事业,文化事业,及实业。这些,实质上最终都促进了近代上海城市的建设。(2)全国基督教两会的傅先伟主席则介绍了中国基督教发展的现状:信徒人数呈快速平稳的增长,信徒结构产生很大变化,教堂数目增多分布广泛,教牧同工日益壮大,神学教育有了一定发展,社会服务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如教会内部新老接替虽然已经完成,但责任担当还未完全实现转换;中国当前教会发展的管理模式还不够清晰;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给基督教带来很大挑战,随着移民现象的普及,人口流动的频繁,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农村教会如何建设?城市教会又该如何应对适应外来人口?这些都是当前亟需面对的问题。(3)上海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白润生在随后谈到“伊斯兰教与上海城市建设”的关系。“流动穆斯林”,即目前流动穆斯林总数全国已有300万,占穆斯林总数的十分之一。穆斯林流动的内在精神动力来自《古兰经》,直接动因则是经济因素,为了追求改善生活。穆斯林人员的地区迁移也与城市发展产生了问题,一是宗教生活不能满足,二是生计活动与城市管理发生冲突;对此,白会长建议应建立长效机制。(4)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随后发言,他先以“佛教为什么在印度衰亡?”为引题,直指佛教自身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上海佛教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当前发展中,上海佛教的发展也面临很多困境;上海佛教应借世博会东风,积极寻求发展出路。(5)华东师范大学的刘仲宇教授谈了“道教与上海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道教的发展,而上海道教发展文化事业,也引领了全国道教界的风气;但现在上海道教的发展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如教职人员敬业精神不够,弘道精神不足;应积极探寻发展模式。(6)最后,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就“宗教文化与上海城市建设”展开发言,他认为,所谓的都市宗教是一种具现代性的宗教,不同于以前讲求“避世、超越的”丛林宗教。都市宗教重视“人间世”,重视发展宗教在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年会最后由晏可佳会长做了总结发言,晏可佳研究员谈了三点,一是认为此次学术报告会相当成功,围绕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展开探讨,特别是对当代宗教问题的探讨尤为重要;二是学会某些工作还有待加强,应加强自身建设;三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同高校合作,扩大学会在青年学者中的影响力,加强他们对现实问题研究的关注度。